一、黃曲霉毒素概述
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真菌(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有毒的代謝產物,具有很強的致癌性,它們主要存在于藥材、谷物、堅果、棉籽以及動物飼料相關的產品中。毒性遠遠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且以B1毒性最大。當人攝入量大時,會發生急性中毒,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入時,會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關于規范中藥生產經營秩序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的通知(國食藥監安[2012]187號)中,要求加強對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黃曲霉毒素等安全性指標的檢測和控制,切實保證中藥材質量和安全,另要求企業具備與生產品種相適應的檢驗設備和能力,嚴把質量檢驗關。《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開展藥品快速檢驗技術研究,搭建檢驗技術共享平臺”、“加快推進藥品快速檢驗技術在基層的應用,配置快速檢驗設備”、“加強縣級機構快速檢驗能力建設”的要求。
二、黃曲霉毒素檢測的中藥材品種及其國家限量標準
2010版《中國藥典》規定黃曲霉素檢查的5種藥材:酸棗仁、僵蠶、胖大海、陳皮、桃仁。
現行的2015版《中國藥典》規定黃曲霉毒素檢查的19種中藥材,相對2010版《中國藥典》增加了14個品種:
(1)根及根莖類:遠志;
(2)果實種子類:大棗、肉豆蔻、決明子、麥芽、陳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蓮子、桃仁、檳榔、酸棗仁、薏苡仁;
(3)動物類:水蛭、地龍、全蝎、蜈蚣、僵蠶。
4.1.黃曲霉毒素B1熒光定量快速檢測系統性能
?檢測靈敏度:0.5μg/kg;
?定量線性范圍:1.0μg/kg - 75.0μg/kg;
?樣品前處理時間:7min;
?檢測時間:8min;
?準確度:回收率為80%-125%;
?特異性:在1000μg/kg濃度水平下與其它真菌毒素無交叉反應;
4.3.檢測操作過程
1、稀釋;
2、加樣反應(8min);
3、讀數,打印檢測報告;
4.4.結果判讀和輸出
采用黃曲霉毒素定量檢測儀進行讀數,使得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客觀,避免人為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