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恒溫熒光PCR檢測儀信號靈敏度可從優化儀器硬件、調整檢測參數、改進反應體系及控制實驗環境等方面入手,具體技術路徑如下:
一、優化儀器硬件:
選用高靈敏度探測器:可采用硅光電倍增管(SiPMT),其具有單分子級靈敏度,能將微弱熒光信號放大為可檢測電信號,也可選擇光電倍增管(PMT)或冷CCD成像系統,它們均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和信噪比,能有效捕捉微弱熒光信號。
優化光源系統:采用LED光源,通過篩選特定波長的芯片,實現對熒光基團的精準激發,減少對其他波長熒光的干擾,還可通過脈沖調制或光強調節,與光電探測器形成協同,減少背景熒光的影響,增強特異性熒光信號的信噪比。
穩定溫控系統:確保反應區溫度均一性和準確性,如使用加熱片控溫系統,將溫度均一性控制在±0.15℃,準確性控制在±0.2℃,避免因溫度波動影響擴增效率,保證熒光信號的穩定產生。
二、調整檢測參數:
調整熒光檢測增益值:在恒溫熒光PCR檢測儀軟件中提高目標熒光通道的增益,增強信號強度,但需同時檢測空白對照,避免增益過高導致背景噪音增加。
延長退火/延伸時間:針對低濃度模板,可將退火時間從30秒延長至45-60秒,延伸時間從30秒延長至60秒,增加模板與引物結合的概率,提高擴增效率,從而增強信號。
增加循環數:對于低濃度樣本,可將常規的40個循環數增加至45-50個,但需設置陰性對照,排除非特異性擴增累積對結果的影響。
三、改進反應體系:
優化引物和探針:設計高度特異的引物,避免非特異性擴增。選擇靈敏度高、分辨率好的熒光探針,如TaqMan MGB探針,熒光基團可選用量子點或Alexa Fluor等強熒光分子,淬滅基團用BHQ,同時將探針濃度優化至0.2-0.4μM。
優化試劑成分:選擇高效、穩定的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如SuperScriptⅡ、AMV和 Taq 酶等,并優化dNTPs和Mg2?的濃度,以獲得良好的擴增效果,也可在逆轉錄反應中加入適量的甘油或DMSO等添加劑,提高逆轉錄效率。
控制實驗環境:將樣本制備區、反應體系配置區、擴增區分離,使用獨立移液器和耗材,如帶濾芯吸頭,減少氣溶膠、交叉污染等,也可在反應體系中加入 UDG 酶和 dUTP,擴增前37℃處理10分鐘,降解含dUTP的污染產物,降低背景信號對檢測靈敏度的影響。
本文來源于深圳市芬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http://www.guowengen.cn/